2025年4月6日——四川绵阳游仙区一家保健品门店因将市价200元/箱的“北大荒牛初乳”以6000元高价向老年人兜售,被市民举报涉嫌虚假宣传。当地市场监管局今日通报称,经现场取证已对涉事企业立案调查,初步认定其通过“洗脑式讲座”夸大产品功效、伪造检测报告,骗取数十名老人累计超百万元。同期,上海、嘉兴等地亦曝出“牛奶藏现金”新型诈骗案,暴露出高价牛奶背后的灰色产业链。
一、绵阳“天价牛初乳”骗局:从虚假宣传到情感操控
营销套路拆解
“养生讲座”洗脑:涉事门店以免费体检、赠送鸡蛋为诱饵,吸引老年人参与封闭式讲座,宣称其牛初乳含“人造蛋白”,可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等慢性病;
价格欺诈:同一产品在电商平台仅售200元/箱,门店却以“会员专供”名义提价30倍,要求老人按每周500元标准持续购买;
退款陷阱:部分老人察觉异常后要求退货,但被以“已拆封影响二次销售”为由拒绝,甚至有销售人员上门威胁“停药会加重病情”。
执法难点
取证障碍:讲座内容未留存书面材料,仅靠现场录音难以形成完整证据链;
受害者抵触:多名老人被深度洗脑,拒绝配合调查,坚称“产品有效”。
二、跨省诈骗案曝光:牛奶箱成赃款运输工具
时间 地点 手法 涉案金额
2024年12月 上海-嘉兴 骗子以刷单返利为饵,诱骗受害人将65698元现金藏入牛奶箱邮寄 6.5万元
2024年10月 江西赣州 司机因运输致牛奶外包装破损,被伊利索赔2095元获赔23盒牛奶(折合约700元/箱) 2095元
新型犯罪特征:诈骗分子利用牛奶等日常品运输赃款,规避银行转账监管,上海警方从货车司机举报中截获藏匿现金;
企业合规争议:伊利“破损即销毁”条款被指霸王条款,司机质疑“高价索赔合理性”,最终以品牌方道歉、第三方物流担责收场。
三、社会影响与监管升级
老年群体成重灾区
绵阳涉事门店3个月内吸纳会员超200人,单人最高被骗18万元,子女多因“父母执迷”选择隐忍;
心理学研究显示,独居老人更易陷入“健康焦虑-情感依赖-非理性消费”恶性循环。
全国专项整治
市场监管总局将“天价保健品”列为2025年“铁拳行动”重点,要求直播平台下架“神奇功效”宣传视频;
上海、浙江建立物流业“异常包裹”联合核查机制,要求快递企业登记大额现金寄件人信息。
四、法律后果与消费者警示
绵阳案件追责:涉事企业或面临虚假宣传罪指控,最高可处100万元罚款并吊销执照;
诈骗案进展:上海警方已锁定犯罪嫌疑人,正追查黄金交易链条;
消费提示:中消协呼吁子女“每周一通电话”关注父母消费动态,警惕“免费讲座”“特效保健品”话术。
这场围绕“天价牛奶”的连环骗局,不仅揭露了针对老年群体的精准围猎,更凸显出新型犯罪与传统行业规则间的治理盲区。正如绵阳市场监管局负责人所言:“守护‘银发族’的钱袋子,需要法律长牙、科技赋能与亲情关怀的三重合力。”
本文由作者笔名: 于 2025-04-06 16:59:55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changzhou.me/redian/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