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新闻> 正文

常州溧阳低空经济:县域赛道上的振翅之旅

  

  在长三角经济版图上,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正以“振翅之声”叩击着低空经济的新赛道。这个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的县级市,以系统性谋篇布局、产学研深度融合、基础设施超前建设的组合拳,悄然构建起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圈,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鲜活样本。

  产业规划落笔千钧 县域经济抢占制高点

  作为全国首批系统布局低空经济的县域单元,溧阳早在2025年一季度便完成顶层设计“三件套”——《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规划》《三年行动计划》及配套政策包,其推进速度堪比航空器突破音障的瞬间爆发力。该市设立专项产业子基金,瞄准产业规模跃升、科技创新引领、基础设施赋能三大主攻方向,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率先为“县域低空经济”绘制出立体坐标。这种“小县域、大格局”的布局思维,恰似在万米高空俯瞰大地,将通用航空制造、运营服务、技术研发等产业链环节精准落子于县域经济棋盘。

  校地合作点燃引擎 创新平台构筑技术壁垒

  溧阳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的产学研矩阵,堪称低空经济领域的“双发引擎”。双方不仅签署《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合作协议》,更落地通用航空适航研究院、溧阳长空公司等实体机构,形成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孵化的完整闭环。正在建设中的综合性创新平台,犹如空中技术“母港”,预计2027年即可开展空气动力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其技术储备深度堪比航空器的油箱容量,为产业发展提供持久续航力。飞行服务中心、数字检测认证中心等配套项目,则如同精密的航电系统,确保产业链各环节精准协同。

  空域资源深度开发 应用场景全面开花

  在长荡湖畔,经过全面升级的机场正化身“天空实验室”,其跑道延长线已延伸至天目湖校区图书馆屋顶停机坪。这种“地面+楼宇”的复合型起降网络,堪比城市空中交通的毛细血管,既满足传统通航需求,又为未来城市物流无人机、空中出租车等预留接口。在应用场景拓展方面,溧阳采取“先试后推”策略,如同飞行器试飞时逐步放开控制权限,已在应急救援、农林植保、地理测绘等领域形成示范效应,正朝着空中观光、医疗转运等民生领域延伸。

  长三角协同升空 产业集群效应凸显

  依托长三角地区完备的工业体系与活跃的创新生态,溧阳正扮演着区域协同发展的“空中交通管制员”。通过强化制度衔接与政策协同,该市将上海的技术辐射、浙江的市场活力、安徽的制造基础转化为自身发展势能,形成“研发在沪杭、试飞在溧阳、量产在周边”的产业协作模式。这种区域联动机制犹如航空编队飞行,既保持各成员单位的机动空间,又确保整体航向的高度统一。

  在低空经济这个万亿级赛道上,溧阳的实践揭示着县域经济发展的新逻辑——通过精准把握国家战略机遇窗口,以超前布局构筑差异化优势。当其他地区还在研读政策文件时,这里的无人机已搭载着产业梦想升空;当多数城市刚完成概念规划时,此处的适航认证中心已开始颁发技术通行证。这种“抢跑不抢道”的发展智慧,正推动这座江南小城从地理意义上的长三角几何中心,向低空经济的技术高地、产业高地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