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新闻> 正文

郑永年解码中美经济韧性博弈:特朗普关税七伤拳背后的全球变局

  郑永年解码中美经济韧性博弈:特朗普关税七伤拳背后的全球变局

  当特朗普政府挥舞"对等关税"大棒横扫全球之际,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教授接受本网专访,深度解析白宫"休克疗法"的战略意图与中国应对之道。这场关乎全球经济秩序的博弈,核心在于中美经济体系的韧性较量。

  一、关税核爆:美国的三重战略图谋

  特朗普政府推出的全球性关税政策,表面是应对财政危机的权宜之计,实则暗含三重战略布局:

  财政输血:通过向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试图复制19世纪关税财政模式。按白宫估算,此举可增加6000-1万亿美元财政收入,相当于美国当前国债总额的1.5%。

  制造回流:以贸易壁垒倒逼产业链重构。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曾宣称"要让美国人在本土制造iPhone",但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的困境印证了劳动力成本与技能的结构性障碍。

  地缘围堵:通过关税梯度设计实施战略分层。数据显示,亚洲国家平均税率较欧盟高出27%,直指中国制造体系的核心竞争力。

  二、美元霸权悖论:美国战略的自我消解

  特朗普团队忽略的致命矛盾在于:既要维持美元国际货币地位,又要追求货物贸易绝对平衡,这种"鱼与熊掌"的诉求正在动摇美元霸权根基。德国央行已启动黄金储备回国计划,全球美债持有量较峰值下降12%,预示着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层震荡。

  三、制造业的世纪教训:英美前车之鉴

  • 英国教训:撒切尔时代的金融化转型使制造业占比从22%骤降至9%,直接导致区域经济失衡。

  • 美国困境:高端制造保留但中低端流失,造成"橄榄型社会"坍塌,中产阶层占比由1971年的61%降至51%。

  • 中国启示:保持制造业占比稳定在27%以上,培育出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的完整体系。

  四、韧性较量的破局之道

  面对美国的"七伤拳",中国正在构建三重防御:

  短期缓冲:通过国资系统稳定资本市场,外贸多元化战略初见成效,对美出口占比从21.2%降至15.7%。

  中期改革: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长三角、珠三角技术转化效率提升至68%,数字经济占比突破41.5%。

  长期创新:在新能源、AI等领域形成突破,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达63%,德国车企已与宁德时代等建立12项联合实验室。

15.png

  当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提出"(生命科学+AI)×能源=未来产业"的方程式时,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这场关乎发展模式优越性的竞赛,终将由经济体系的韧性决定胜负。保持战略定力,深化改革开放,方能在这场世纪博弈中赢得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