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常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系统回顾30年发展历程。数据显示:全市累计表彰12.1万人次见义勇为者,颁发奖金超1.19亿元,9人获评烈士称号,4人当选全国模范,形成具有常州特色的社会治理"正义生态圈"。
制度创新构建保障体系2019年建立的"1+15"协同机制形成治理合力,15个职能部门联合出台《见义勇为称号评定实施办法》等7项制度,构建四级组织网络(市基金会-区工作站-街道工作室-社区联络点)。创新推出《全民反诈奖励办法》《家暴举报奖励机制》等特色政策,将未成年人保护、残疾人权益维护纳入奖励范畴。
数字赋能升级治理模式通过"常州公安微警务"搭建线上举荐通道,建立多部门联动的线索核查机制,累计处理有效线索500余条。创新"网格+警格+义格"三格融合机制,发动14万物业、保安、快递从业人员组建"常安联盟",打造"微信红包"即时奖励系统,实现线索发现、处置、奖励闭环管理。
立体传播培育正义文化建成全国首个见义勇为社会动员体验中心,打造20个主题公园、900个社区宣传栏,6辆"正义号"主题巴士构建流动宣传矩阵。创设"9·29宣传日",年均开展2000余场次"四进"活动,融媒体专栏《正义礼赞》累计阅读量破亿次。
精准保障解除英雄后顾之忧建立"八位一体"保障体系,包含医疗绿色通道、子女教育补助、年度健康疗养等21项具体措施。动态调整伤残抚恤标准至9.5万元/年,累计发放各类优待证267张,为66名英模子女提供22.55万元教育补助。创新"保险+基金"双重保障模式,覆盖重大疾病、意外伤害等风险。
智库建设引领行业发展基金会获评4A级慈善组织,创新实践获中央政法委专题推介。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原领导批示肯定"常州模式为全国提供治理样本",相关经验被《人民公安报》等央媒深度报道。
市基金会理事长黄广余表示,将深化"正义之城"建设三年行动,重点推进"数字见义勇为"平台建设,探索建立长三角见义勇为联动响应机制,让崇德向善成为城市精神内核。
本文由作者笔名: 于 2016-08-12 16:17: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changzhou.me/minsheng202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