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常州市武进区礼嘉派出所依托“民生茶社”平台,通过“走访调研+茶叙调解”机制,推动基层矛盾化解与反诈宣传深度融合,成为构建和谐社区的新样本。这一模式以村民日常聚集的茶社为载体,将法治服务融入群众生活,实现社会治理效能与群众满意度的双提升。
矛盾化解:从“家长里短”到“共治共享”
礼嘉派出所将“民生茶社”打造为社情民意收集站和矛盾调解中心。社区民警定期走访调研,针对老年人、独居群体等特殊需求提供精准服务。例如,2024年3月,民警恽仁祥联合村委在何墅村“民生茶社”设立“爱心驿站”,为80岁以上独居老人提供免费送餐服务,同时通过茶叙沟通解决生活难题。此外,针对行动不便的村民,民警还提供上门办证、信息采集等便民服务,如年近八旬的赵大爷因腿脚不便无法补办身份证,民警主动上门办理并送证到家。
在纠纷调解方面,茶社成为化解邻里矛盾的前沿阵地。通过“喝茶议事”形式,民警联合网格员、法律顾问等现场调解,将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2023年10月,政平村村民在茶社中通过人大代表、民警的协调,成功解决多起土地纠纷和家庭矛盾。
反诈宣传:从“单向宣讲”到“多元互动”
礼嘉派出所将反诈宣传深度嵌入“民生茶社”活动。2022年3月,何墅村网格员黄小南联合民警在茶社开设反诈课堂,通过视频播放、案例解析等方式揭露“送鸡蛋骗局”“免费旅游陷阱”等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手段,提升村民防诈意识。2025年4月,民警在茶社开展社会治安调研时,结合近期高发的电信诈骗类型,向村民发放普法资料并讲解防范技巧,累计覆盖超3000人次。
为增强宣传实效,派出所还创新“警格+网格”联动机制,邀请法律顾问参与茶社活动,以生动有趣的互动形式普及法律知识。例如,2022年5月,礼嘉镇在茶社设立“援法议事堂”,组织村民代表围绕反诈、乡村建设等议题讨论建言,形成“村民参与、法治护航”的共治格局。
长效治理:从“单一功能”到“综合平台”
“民生茶社”已从最初的矛盾调解场所升级为集法治宣传、民生服务、社区共建于一体的综合平台。2022年7月,武进区妇联联合司法局在何墅村茶社启动“常阿姐”项目,引入妇女骨干参与家事调解和反诈宣传,进一步拓宽基层治理参与面。此外,茶社还成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重要窗口,村民可在此直接反映诉求,推动“民生小事”纳入政府治理议程。
礼嘉派出所副所长史亚东表示:“民生茶社不仅是普法阵地,更是凝聚民心的纽带。未来将持续优化服务形式,让法治温度融入百姓生活。” 这一模式的成功实践,为乡村治理提供了“礼嘉经验”,也为全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贡献了可复制的范本。
本文由作者笔名:晓晓 于 2018-04-01 17:43: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changzhou.me/minsheng2025/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