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务模式创新:线上联动基层,覆盖多元需求
常州市自2022年起探索“互联网+护理服务”,以溧阳市人民医院为核心,搭建“线上申请、线下服务”平台,联合乡镇卫生院形成“县域医共体+多元联动”模式。目前服务项目已拓展至28项,涵盖术后伤口护理、PICC维护、老年人胃管/尿管更换、新生儿黄疸监测等场景,惠及术后康复患者、失能老人及孕产妇等群体。用户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一键预约,系统智能匹配护士,实现“评估-派单-服务-追溯”全流程闭环管理。
二、典型案例:破解居家护理“最后一公里”
术后康复:脑梗患者康先生术后需定期维护PICC导管和伤口,家属通过平台预约后,护士携带专业设备上门完成护理,避免患者长途奔波。
老年照护:高龄患者家属杜女士通过线上预约,获得专业护士上门更换胃管服务,同时接受居家护理指导,减轻照护压力。
慢性病管理:如糖尿病患者可通过平台预约护士上门检测血糖、指导用药,实现疾病全程管理。
三、技术赋能与安全保障:闭环管理护航服务
智能匹配与追溯:平台利用定位追踪、电子病历调阅等功能,精准匹配患者需求与护士专长,服务过程全程录像存档。
安全机制:护士需具备双重资质(医疗机构认证+平台技能认证),服务时配备紧急报警装置,保障双方安全。
四、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构建可持续生态
江苏省将“互联网+护理”纳入医改试点,推动医保支付衔接,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溧阳市人民医院联动3家乡镇卫生院,培训基层护士加入服务网络,扩大覆盖半径。目前,常州一院互联网医院已整合521名医生、13名药师及8名专科护士资源,形成“平台+社区+家庭”三级服务体系。
五、成效与展望:从试点到普惠
截至2025年4月,溧阳市“互联网+护理”累计服务超300例,常州一院互联网医院总服务量突破22万人次。未来,常州计划深化“多元联动”模式,拓展至更多基层医疗机构,并探索5G、AI技术应用,进一步提升护理效率与精准度。
这一创新模式不仅缓解了医院床位压力,更让优质医疗资源突破时空限制,成为老龄化社会“老有颐养”的重要支撑。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碗 于 2023-01-18 16:14: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changzhou.me/minsheng2025/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