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 正文

常州市首张农业碳票成功交易 农业碳汇市场化迈出关键一步‌

  • 小张小张
  • 民生
  • 2021-06-08 16:13:00
  • 54

  

  近日,常州市通过“天目湖生态产品交易平台”完成首张农业碳票交易,标志着该市农业碳汇资源市场化探索取得突破性进展。此次交易以655.03吨二氧化碳减排当量为标的,由上海瞰碳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每吨25元的价格竞得,总成交额达16375.75元,为黄金村集体增收开辟新路径‌。

  交易背景与项目创新‌

  此次交易的碳汇量源于金坛区黄金大农场水稻灌区试点项目。2024年5月,常州市水利局联合河海大学启动《不同水分控制模式下稻作全生命周期碳核算及碳交易实现路径探索》课题,通过精准调控稻田水分,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提升土壤固碳能力‌。项目首创“水利—农业—生态”三位一体攻关模式,为农业碳汇开发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

  市场化平台与技术支撑‌

  作为交易载体的“天目湖生态产品交易平台”,由常州市平陵集团建设,旨在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可量化、可交易、可变现”。平台依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等技术团队,建立了涵盖水文气象、水质环境等数据的监测体系,并构建了碳汇核算、登记、交易的标准化流程‌。交易当日,平台实现“现场颁证、在线登记”,为后续规模化交易奠定技术基础‌。

  探索价值与未来展望‌

  此次交易不仅是常州农业碳汇市场化的首单实践,更开创了“水—田—碳”协同治理新模式,将节水理念与碳汇开发深度融合‌。常州市农业农村局表示,此举为全国农业碳汇交易提供了“常州样本”,未来将进一步完善交易机制,拓展碳汇项目覆盖领域,推动生态资源向绿色经济转化‌。

9.png

  结语‌

  农业碳票交易的成功落地,使“看不见的生态贡献”转化为“摸得着的真金白银”,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发展动能。随着碳汇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常州有望在农业生态价值转化领域引领更多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