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 正文

常州“龙城匠心”大思政示范宣讲活动启动 多维创新传承工匠精神‌

  • 百晓生百晓生
  • 民生
  • 2022-06-08 16:16:00
  • 61

  

  (常州讯,2025年4月12日)‌ 近日,常州“龙城匠心”大思政课示范宣讲暨“天工·领”大思政课启动仪式在常州纺织博物馆举行。活动由常州市总工会联合多部门主办,通过“行走的课堂”“榜样的力量”“协同的机制”等多维创新模式,推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度融入思政教育体系,为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青少年价值观培育注入新动能‌。

  多维课堂体系:从工厂到博物馆的实境教学‌

  本次示范活动突破传统课堂边界,将思政课搬到生产一线与历史场馆。在常州纺织博物馆内,学生通过参观纺织技术发展史、聆听全国劳模李承霞的奋斗故事,感受“匠心”与“创新”的交融‌。同时,以中车戚墅堰机车厂车间、大运河工业遗存展览馆等为实践基地的“匠心地图”同步发布,打造可触可感的工业文化课堂‌。常州市总工会还联合8部门明确“大思政课”三张清单,涵盖师资、课程、基地建设等9项举措,形成全域覆盖的育人网络‌。

  榜样示范引领:劳模工匠成思政教育“活教材”‌

  活动聘任李承霞等一批劳模工匠担任“兼职辅导员”,通过“劳模工匠大讲堂”“车间话奋斗”等品牌活动,将工匠精神具象化。例如,全国劳模张永洁在宝菱重工车间结合自身经历宣讲,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引发职工共鸣‌。目前,常州已有47名劳模工匠受聘为中小学辅导员,10名担任高校产业教授,构建起“党政干部带头讲、劳模工匠示范讲、职工群众生动讲”的联动宣讲体系‌。

  协同育人机制:多部门联动构建思政生态圈‌

  常州创新建立“大思政课建设共同体”,整合工会、教育、宣传等8部门资源,推动思政教育融入产业工人职业全周期。例如,天宁区通过“1+1+N”联盟模式,联动28所大中小学共建思政课程,实现教育目标分层衔接‌。此外,127家产改试点企业推行“班前十分钟”车间思政课,结合“龙城职业五礼”等沉浸式活动,形成“大课堂+小课堂+微课堂”的全链条育人格局‌。

  长效建设:打造思政教育“常州样本”‌

  未来,常州将持续深化“龙城匠心”品牌建设,重点推进三项工作:

  课程体系升级‌:开发“劳模精神专题课”“工业遗产研学课”等特色课程,完善动态聘任制与师资库‌;

  实践基地拓展‌:依托劳模工匠展示馆、主题公园等载体,建设10家示范性教学基地‌;

  区域协同深化‌:扩大“红船到飞船”等跨学段思政联盟,推动职业院校与中小学联合开展“大国小工匠”技能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不仅为常州建设“智造名城”提供了精神动力,更探索出一条“思政引领、产教融合、文化赋能”的育人新路径。随着“龙城匠心”品牌的持续深化,常州正以工匠精神为纽带,书写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创新答卷。

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