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 正文

常州市常有颐养托起幸福晚年‌

  • 小雨小雨
  • 民生
  • 2020-01-08 16:06:00
  • 29

  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以“常有颐养”民生品牌为引领,通过多层次服务体系、智慧化服务手段和多元化社会参与,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网络,让老年群体在“家门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一、老年助餐:暖胃更暖心‌

  为解决老年人“就餐难”问题,常州构建了“1个数字化平台+3家中心厨房+N个助餐点”模式,全市累计建成435个老年助餐点,日均服务2.2万老年人‌。在钟楼区文亨花园社区,老年居民通过“人人共享老年卡”即可享受低价营养餐,一碗鸡汤馄饨仅需6.8元‌。同时,政府推动助餐补贴同城共享,惠及超1400名老年人‌。

  二、适老化改造:居家养老更安心‌

  常州大力推进家庭适老化改造,累计完成改造1.3万户,2025年计划再投入2025万元改造1万户‌。新北区朱家弄村杨国荣老人家中墙面、浴室、灯具均完成适老化翻新,并配备洗浴辅助设施,老人感叹:“现在住得舒服多了!”‌

  三、社区养老网络:15分钟服务圈‌

  全市建成83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点、4个乡村睦邻示范点,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生活圈”‌。常州经开区戚墅堰街道的“乐祥康养乐园”提供免费康养体验和文娱活动,老人每日仅需1元即可参与‌。此外,新北区府田社区巾帼志愿阳光站通过理论宣讲、读书分享和文体活动,助力老年群体实现精神“逆生长”‌。

  四、医养融合与志愿服务:专业与温情并行‌

  常州深化医养结合,13家养老机构均内设护理院(站),护理型床位达3282张‌。横山桥镇助老员张丽芬为80岁以上老人提供扦脚、理发等上门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现全镇居家养老全覆盖‌。长期护理保险则惠及失能家庭,每月补贴近千元,缓解照护压力‌。

  五、政策保障:立法推动长效发展‌

  《常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于2024年7月实施,从服务内容、设施建设到医疗保障提出新要求‌。2025年,常州计划新增40个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改造20家镇级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并为15万名高龄老人提供常态化上门服务‌。

10.png

  成效与展望‌

  截至2024年底,常州户籍老年人口达111.08万,老龄化率28.5%‌。通过“居家+社区+机构”协同发展,常州正以“常有颐养”擦亮民生名片,让“养老”变“享老”的幸福图景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