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6日——清明小长假期间,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因单日预约量爆满、游客高喊“红山动物园都不让大家白来”登上热搜。这座坚持取消动物表演14年、拒绝付费投喂11年的动物园,以日均超5万客流量的数据,诠释了“尊重生命”的文旅新范式。
一、现象级爆火:单日4.6万游客“挤爆”动物园
预约系统“秒空”与客流峰值
4月5日清晨,红山动物园紧急发布通知,宣布当日预约名额已满,未预约游客被劝返。截至当日中午12:15,入园人数达4.6万,创下2025年单日最高纪录。
社交平台热词监测显示,“#拒绝动物表演拒绝不了动物自己表演#”“#红山动物观察日记#”等话题阅读量累计破3亿次。
游客画像与体验反馈
70%游客为跨省打卡,30岁以下年轻群体占比超60%;
上海游客张女士称:“动物不是在‘被观赏’,而是在自然状态下‘被偶遇’,这种感觉像在野外探险”。
二、核心理念:从“取悦人类”到“尊重生命”
三大颠覆性改革
无动物表演:2011年率先取消黑熊跳绳、老虎钻火圈等传统项目,改为展示动物自然行为;
无强制观赏:场馆设置“动物休息日”告示牌,尊重动物情绪与生理周期;
无付费投喂:2014年起禁止游客投喂,转而设计“食物丰容”装置激发动物觅食本能。
生态化改造实践
耗资千万改造“猴山宇宙”,植入真实树干供猕猴磨爪,岩壁预留逃生通道;
红熊猫馆设置36种气味机关,狼区模拟湿地生态系统,提升动物福利的同时增强观赏性。
三、流量密码:人文情怀与商业创新的双螺旋
IP化运营策略
将美洲豹“里昂”、白面僧面猴“杜杜”打造成动物明星,推出联名手机壳、盲盒等文创产品,年收入反哺动物福利投入;
2024年与潮流品牌CASETiFY合作推出限量周边,首日销售额破百万。
沉浸式科普教育
开发“动物行为观察手册”,游客可通过扫码获取实时科普解读;
设置“饲养员日志”展板,公开动物健康数据与生活趣事,强化情感联结。
四、行业启示:动物园的“去娱乐化”转型
园长沈志军强调:“红山的成功证明,动物园不是猎奇场所,而是生态文明实践基地。当我们将动物置于中心,公众回报的是更深度的认同与自发传播。” 中国旅游研究院指出,红山模式为行业提供三大借鉴:
价值观驱动:以生命教育替代感官刺激;
体验重构:从“笼外观兽”转向“生态共情”;
可持续经营:文创收入与动物福利形成闭环。
未来展望
随着五一假期临近,红山动物园已启动分时段预约系统和客流预警机制。这场始于动物福利改革的爆火,正在重塑中国文旅产业的价值观坐标系——当人类学会俯身倾听自然,流量自会奔赴而来。
本文由作者笔名: 于 2025-04-06 16:33:54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changzhou.me/yaowen/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