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创新土地确权机制:盘活万亩"沉睡土地"赋能乡村振兴
导语
【江苏常州4月2日电】在常州经开区横林镇曼多林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随着最后一批权籍调查完成,企业即将于4月底获得集体土地使用权证。这张"迟到"多年的产权证,标志着常州经开区在全国率先探索的集体存量土地确权改革取得突破——通过创新"摸底确权-入市流转-产业激活"闭环机制,已释放2864公顷沉睡土地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破局:历史遗留土地获"新生"
在曼多林公司1.1万平方米的新厂区,AGV伺服减速机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这块曾因无权源被闲置20余年的土地,如今承载着企业冲击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的战略布局。"没有产权证就像无根之木,现在终于能安心投资研发了。"企业负责人于海生感慨。
常州经开区资规分局副局长宋亚平介绍,全区2009年前形成的集体建设用地因权属不清长期闲置,既制约企业发展,又造成村集体资产流失。通过系统梳理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创新采用"村集体确权-公开竞拍-收益反哺"模式,成功破解"企业想用不敢投、村集体想管无力管"的困局。
创新:闭环机制激活要素流通
改革的关键在于构建法治化操作闭环:
确权赋证:依据国土资发〔2016〕191号文件,对符合规划且连续使用的土地,经30天公示无异议后确权至村集体;
市场配置:划定工业用地主导方向,通过公开挂牌实现土地要素市场化流通;
收益共享:土地出让收益专项用于村容整治、民生设施建设,建立可持续"造血"机制。
在曼多林地块实践中,企业以50年使用权获得扩产空间,村集体将收益投入道路修缮和人居环境整治,36岁的村民诸其华更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目前该模式已在横林、横山桥等镇复制推广,带动土地资源溢价率达35%。
成效:政企村三方共赢
产业升级:曼多林伺服减速机占据AGV行业50%市场份额,集成化产品实现长度缩减50%,今年订单排至三季度;
民生改善:试点村集体年均增收超百万元,本地用工率提升至80%;
制度创新:形成全国首部《存量无权源集体建设用地确权操作规程》,明确2009年前存量土地认定标准及操作细则。
展望:构建土地数字化治理2.0
"我们正搭建全域土地资源数据库,年内将上线智能化管理平台。"资规分局局长王鸣岗透露,常州经开区已启动2009年后存量土地确权探索,通过"规划-确权-执法"联动机制严防新增纠纷,计划三年内实现全域土地资源可视化、动态化管理,为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常州样本"。
本文由作者笔名: 于 2017-01-16 12:52: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changzhou.me/yaowen/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