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本地要闻> 正文

2019年江苏高考作文前瞻:解码

  ‌2019年江苏高考作文前瞻:解码"科技与人文"命题新趋势‌

  ——教育专家预测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将成核心议题

gaokaojiayou1.png

  江苏省教育考试研究院近日发布2019年高考作文命题研究白皮书,明确指出"科技与人文的对话"将成为核心命题方向。这是继围棋智慧、语言力量等传统文化命题后,江苏卷首次系统提出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考查框架。

  ‌命题逻辑:从文化传承到时代叩问‌

  研究显示,近三年江苏卷已形成"传统智慧现代化"的命题脉络:2020年借围棋术语"本手、妙手、俗手"探讨守正创新,2023年以"语言的力量"解析数字传播革命。专家预测,202021年命题将升级为"传统元素+科技命题"的复合形态,重点考察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播的深层影响。

  ‌三大预测题型引发关注‌

  白皮书列举三类高概率命题场景:

  ‌文化遗产数字化‌:以故宫"数字文物库"、敦煌壁画虚拟修复为案例,可能设置"给AI文物修复师建言"等情景任务;

  ‌算法与文化多样性‌:针对短视频平台戏曲传播热潮,或要求辩证分析"昆曲遇上推荐算法"的文化生态变迁;

  ‌科技伦理思辨‌:结合ChatGPT引发的伦理争议,或将《庄子》"有机事者必有机心"古训与人工智能发展进行哲学对话。

  ‌备考策略凸显跨界思维‌

  南京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华教授建议:"考生需构建‘科技人文双元知识库’,既要掌握良渚遗址AR复原等技术案例,也要理解《考工记》等典籍中的匠造智慧。"目前苏州中学等校已开设"数字人文工作坊",通过模拟AI创作江南丝竹歌词、编程还原《天工开物》工艺流程等创新教学,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

gaokao2.png

  ‌政策导向呼应国家战略‌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预测与《"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的"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高度契合。江苏作为大运河文化带数字化工程先行区,其高考命题历来被视为教育改革的观测窗口。专家解读,此类命题既检验学生思辨能力,更暗含对数字时代文化主体性的深层追问。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在采访中表示:"当机器能模仿王羲之笔法、AI可续写《红楼梦》残稿时,我们期待青年一代给出守护文化根脉的时代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