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本地要闻> 正文

常州润来科技获超声波探伤系统专利 技术创新助力管材制造提质增效‌

  

  近日,常州润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来科技”)自主研发的“轧制管坯内部缺陷的超声波探伤系统”成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专利号:‌CN222748534U)。该技术通过创新的机械结构与智能化检测方案,有效解决了传统管材探伤效率低、精度不足的行业痛点,为高端制造业质量控制提供了新标杆。

  技术突破:同步旋转与移动检测,精准捕捉内部缺陷

  传统管材超声波探伤通常采用固定式或分段检测模式,存在盲区多、效率低等问题。润来科技此次研发的系统通过‌龙门架式一体化设计‌,结合高精度支撑组件与传动装置,实现了管坯在匀速直线移动的同时完成360度旋转,确保超声波探头对管材表面及内部进行无死角扫描。

  此外,系统搭载了‌多通道信号处理技术‌和自适应算法,可实时分析超声波回波数据,精准识别裂纹、气孔、夹杂等微小缺陷,检测分辨率较传统方法提升40%以上。据测试,该系统可适用于直径50mm至600mm的各类轧制管坯,检测效率较传统方式提高约30%,大幅降低了人工复检成本。

  应用前景:赋能高端制造,推动行业升级

  管材内部缺陷检测是航空航天、能源化工、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关键质量控制环节。润来科技总经理王伟表示:“此专利技术不仅填补了国内大直径管坯高效探伤的空白,更为国产高端管材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技术保障。”

  目前,该技术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并与多家大型钢铁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用户反馈显示,系统在连续作业稳定性和数据重复性方面表现优异,帮助客户将产品不良率降低了15%以上。

  创新基因:深耕无损检测,持续技术迭代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润来科技长期专注于智能无损检测设备的研发,其产品涵盖超声波、涡流、漏磁等多种技术路线。此次专利的获批,标志着公司在精密机械设计与智能化检测融合领域再进一步。公司研发负责人透露,未来将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缺陷自动分类系统,进一步推动探伤流程的无人化与智能化。

  行业点评‌

  中国特钢协会专家指出,随着“十四五”规划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视,国产精密检测设备的技术突破将加速产业链升级。润来科技此次创新不仅提升了行业标准,更为中国从“制造大国”向“质量强国”转型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27.png

  本文为新闻报道,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