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本地要闻> 正文

常州市大观楼及止园复建工程:重现江南园林看常州盛景,打造老城厢文化消费新地标‌

  历经两年建设,常州市老城厢核心区的大观楼及止园复建工程迎来关键进展。目前,大观楼主体结构已封顶,止园基础施工及罗武街地下室工程同步完成,标志着这一总投资9.7亿元、占地超11.42万平方米的文化地标项目迈入全新阶段‌。工程预计2026年全面竣工,届时将再现“三吴第一楼”与“中国园林蓝本”交相辉映的江南胜景,为常州老城厢注入文化消费新活力。

  项目概况:千年文脉的现代重生‌

  大观楼及止园复建工程位于钟楼区南大街街道,东至芦墅苑,西至中吴大桥,北至关河,南至新市路‌。项目以复建常州府衙门楼“大观楼”和明代名园“止园”为核心,通过楼阁、园林、街巷的空间组合,串联大运河文化带与老城厢历史风貌区。

  大观楼‌:始建于南唐,历史上屡毁屡建,曾以“三吴第一楼”闻名,登楼可览三吴风光‌。新楼延续传统建筑形制,主体为三层楼阁,顶层采用重檐设计,底层设抱厦,兼具历史韵味与现代功能性‌。

  止园‌:作为中国园林蓝本,原为明代吴亮所建,此次复建以水景为核心,还原郊野园林的质朴与诗意,与苏州、扬州园林形成差异化风格‌。

  设计亮点:古今交融的文化表达‌

11.png

  工程注重历史场景的当代转译:

  空间布局‌:还原大观楼、止园、罗武坝与罗武桥的原始位置关系,通过楼园借景、街巷串联,再现“中吴要辅”的历史图景‌。

  功能融合‌:大观楼将植入人文展览、主题休闲业态;止园规划非遗沉浸体验馆、文化雅集空间,并设计夜游动线与水上游船码头,串联大运河文旅资源‌。

  技术赋能‌:采用传统工艺结合数字化展陈,如大观楼碑等文物将以多媒体互动形式呈现,增强游客参与感‌。

  文化意义:重塑常州“园林话语权”‌

  常州历史上曾以“江南园林看常州”闻名,但多数名园毁于战火。此次复建不仅填补城市文化记忆,更凸显两大价值:

  历史传承‌:大观楼作为府治象征,承载常州“中吴要辅”的政治地位;止园则代表江南私家园林的经世美学,与明清实学思想一脉相承‌。

  文旅升级‌:项目通过“东塔西楼”(天宁宝塔与大观楼)的空间呼应,构建老城厢文化消费轴线,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

  未来展望:2026年焕新亮相‌

  随着工程进入尾声,常州正以“楼园共生”的模式探索历史城区更新路径。建成后,游客可登大观楼俯瞰运河风光,入止园体验明清雅集,夜游灯光秀与水上航线则将激活片区夜间经济‌。这一兼具历史厚度与时代温度的文化地标,有望成为长三角文旅版图的新亮点,重振“江南园林看常州”的城市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