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本地要闻> 正文

常州聚焦核心场景加速微电网建设 智能技术赋能区域能源绿色转型‌

  

  2025年4月13日

  常州市以“双碳”目标为引领,聚焦工业园区、智能工厂、光储充场站等核心能源场景,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场景化示范,加速推进新型智能微电网项目建设,构建“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能源新格局,为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政策引领,构建绿色能源生态

  常州市政府先后出台《常州市新型智能微电网试点建设推进方案》《常州市近零碳园区和近零碳工厂试点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到2026年建成30个新型智能微电网试点示范项目,并配套最高100万元的奖补政策支持企业先行先试‌。通过整合“发储送用网”全产业链资源,常州着力打造千亿级新型智能微电网产业集群,推动能源结构向清洁化、智能化转型‌。

  二、场景驱动,打造多元示范标杆

  工业园区级微电网‌:武进国家高新区创新产业园投运全省规模最大的工业园区级微电网,集成1.61兆瓦光伏、6035千瓦/10660千瓦时储能设施,通过智能管控平台实现光伏、储能、充电桩等资源的协同调度,年用电量达4200万千瓦时,能源损耗降低超10%‌。

  光储充一体化场站‌:钟楼区智谷工厂采用“光伏+储能+充电”多能互补模式,光伏年发电超100万度,储能系统通过“两充两放”策略实现峰谷套利,年化收益达20万元,满足园区多元充电需求‌。

  工业企业能源自治‌:博瑞电力厂区微电网通过光伏全消纳和储能削峰填谷,年节约用电成本超300万元,光伏发电成本较传统用电降低0.5元/度‌。

  三、技术创新,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常州依托“我要建设微电网”综合服务平台,为电力用户智能推送定制化解决方案,并首创直流微电网技术,减少交直流转换损耗‌。同时,探索锂电池、钠电池、水系金属电池等多类型储能协同运行模式,提升系统灵活性和经济性‌。在虚拟电厂领域,常州聚合空调、空压机等可调负荷资源参与电网辅助服务,进一步优化区域能源调配能力‌。

  四、成效与展望

  目前,常州已建成39个微电网项目,预计2027年将扩展至300个,推动新能源发电装机达700万千瓦,清洁能源覆盖率突破85%‌。通过微电网建设,企业用电成本显著下降,园区碳排放强度平均减少30%,吸引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形成绿色产业链生态‌。

  常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深化智能微电网与虚拟电厂、近零碳园区的融合发展,争创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为长三角绿色能源转型提供“常州样本”‌。

  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