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本地要闻> 正文

常州无人机通航医联体:科技赋能医疗资源下沉,打造“低空生命线”‌

  

  2025年4月9日‌

  常州市通过创新整合无人机技术与医联体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低空生命线”,有效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为破解城乡医疗资源不均衡难题提供“常州方案”。

  一、项目背景与启动

  2025年1月6日,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与魏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启用“无人机通航+老年性疾病联合病房”项目。该合作依托5G-A通感一体网络及无人机低空管理服务平台,开通第二条常态化医疗物资航线,实现两地间28公里医疗物资30分钟速达‌。此前,常州一院已与三井医院等医联体单位成功运行省内首条5G-A医疗航线,构建起“低空急救网络”‌。

  二、技术亮点与运行成效

  高效运输,突破时空限制‌

18.png

  无人机配备温控调节和防水系统,可稳定运输检验样本、急救药品等物资,单程运输时间较地面交通缩短50%以上(如魏村至常州一院从1小时降至30分钟)‌。

  三井医院至常州一院航线仅需7分钟,助力危急患者快速获得三甲医院检测支持‌。

  资源下沉,提升基层能力‌

  联合病房由常州一院专家团队驻点指导,实现老年病、消化内科等专科诊疗同质化‌。

  患者可在基层医院享受三甲医院检验服务,如样本通过无人机送检、专家远程解读结果等,减少患者转诊奔波‌。

  应对老龄化,服务普惠民生‌

  项目重点服务老年群体,通过“家门口”联合病房与快速物资配送,缓解老年人就医难题‌。

  三、未来规划与意义

  常州市将深化“低空经济+医疗”融合,计划拓展更多医联体航线,并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在远程诊疗、健康管理中的应用‌。这一模式不仅为分级诊疗提供新路径,也为全国低空经济赋能公共服务树立标杆‌。

  报道说明‌

  文中提及的无人机航线、联合病房等均基于常州市卫健委与医院公开信息‌。

  低空经济政策背景参考《常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